1月7日下午,本学期新生研讨课教学助理工作总结会在东校区东教楼109召开。教务部教学改革与研究处处长王剑敏、副处长张振宇及160余名新生研讨课教学助理参加了本次工作总结会。会议由教务部李慧老师主持。
经过半年多的紧张筹备,我校于今年9月份面向2014级新生推出了首批新生研讨课。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助理全部由教学班学生担任,他们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协助任课老师开展班级管理、组织课内外活动以及辅助网络教学等。为了表彰和感谢他们为新生研讨课的课程建设所做出的积极贡献,王剑敏、张振宇为教学助理们颁发了优秀志愿者证书。
作为首批新生研讨课的参与者、体验者,郑子怡、龚思怡、罗瑞方三位学生代表分享了他们学习新生研讨课的感悟。来自外国语学院的郑子怡同学是“探索未解之谜——儿童语言中的递归”课程的教学助理,她说,当初带着好奇和兴趣选择了这门课,课程中老师带着同学们进行了一次科研实践的真实探索,从资料的收集和研究,到自编自制测试题目,再到自己联系幼儿园和小学进行相关的测试,种种艰辛让她和同学们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不易,但同时也锻炼了耐心、恒心与毅力。来自医学部的龚思怡同学则表示,“转化神经科学——探索脑的奥秘”这门课的几位教授让她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大师的风范,“老师们的一言一行都对我有着深刻的影响,在研讨课的课堂上没有对错,可以大声说出自己的看法,教授们不会因为答案错误而批评或指责,他们只会不断地给予鼓励与支持,自始至终,循循善诱。是他们让我懂得,要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勇敢地挑战自己,尝试去做一个leader。”来自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的罗瑞方同学选择的研讨课是“科技、社会和人”,她说:“研讨课与其他课程不同,每次课堂时间,我们都争先恐后地上台说出自己的观点,往往问题一经提出便会引起热烈的讨论,大家都积极参与,各抒己见,都有自己的一套思维和做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参与者都能够了解和获得很多思路和信息。”
在自由发言阶段,几位同学也纷纷表示,新生研讨课突破了那种“老师灌输、学生记笔记,考前拼命背重点”的模式,让他们刚入学就有机会直接与“学术大咖”面对面、无障碍地交流,不仅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大学里应该如何学习,让他们更有信心面对之后的学习和生活。
在平日的工作中,这些教授的小助手们也肩负着一定的职责。许多助理建立了班级的QQ群和微信群,及时将老师布置的任务传达给同学,将同学们对于课程的意见反馈给老师,为老师和同学们架起了沟通联系的桥梁;他们还要完成师生研讨课的课堂记录工作,记录下每位同学的课堂表现以供老师作为评分的依据和参考;为了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许多助理都会在课前积极准备,课堂上主动发言来带动大家的积极性;当教学过程中有外出参观和实践安排时,他们还要做好组织工作保证每一位同学不掉队……一位同学在工作总结里这样写道:“一个学期过去了,这份工作帮助我树立了自信心,培养了责任心,锻炼了耐心和细心,还因此结识很多来自不同学院和专业的朋友,这是新生研讨课给予我最珍贵的礼物。”
最后,王剑敏总结讲话。她以“饕餮正餐和开胃小菜”为喻,生动形象地阐释了开设新生研讨课的意义所在,指出培养学术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锻炼表达和思辨能力,以及从更高层次上构建亲密互动的师生关系是开设新生研讨课的目标所在。新生研讨课是开启大学学习的起点,是正餐前的一道开胃小菜,这种体验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适应性转变和学术性转变。王剑敏肯定了各位同学在工作中的努力和付出,并以“只要开始,就永远不晚;只要进步,就总有空间”来勉励各位助教,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本次会议为教学助理们搭建了一个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平台。此后,教务部还将召开新生研讨课教师的工作总结会议,及时总结课程建设经验,扎实推进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