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工作章程 苏大教〔2008〕13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文件精神,不断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促进该项目顺利实施和取得预期效果,加强对项目的支持和管理,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由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和学校创新性实验计划组成。学校创新性实验计划重在对项目的实施组织与管理,集中校内外各种力量,整合与利用校内外各项资源,着力构建具有本校优势与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三条 成立苏州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组织与协调;由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团委等有关成员组成校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项目日常管理。
      第四条 成立苏州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由校内专家委员会与校外专家委员会组成,并依据学科专业性质分别设立人文社科类、理工类、医学与生物类等三个分委员会。校内专家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校外专家各分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
                                                                                                   第三章  项目实施
      第五条 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选题由校内外专家根据相关科研与技术开发(服务)等方面内容提供,选题报校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公室审核,并汇总成《项目汇编》后在全校公布,供学生选择。
      第六条 符合申报条件的学生可根据《项目汇编》提供的选题进行选择并申报项目,由校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公室组织校内专家进行初选,涉及校外专家提供选题的项目初选结果产生后再由校外专家复审,最后由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领导小组审定,报教育部备案并在全校公布。
      第七条 校内各教学实验中心(室)、重点实验室及校外创新教学实践基地应对各项目全面开放,提供实验场所与实验设备等方面支持,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第八条 项目指导老师由校内符合条件的教师和校外行业、企业一线专家共同组成,全程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创新训练,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及审阅学生的研究结果。
      第九条 项目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提出项目结题验收申请,报校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公室,由校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公室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结题验收。结题验收合格后,由学校发文公布,验收结果及相关材料报教育部备案,并开具结论性意见证明。
                                                                                                   第四章  经费管理
      第十条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经费由教育部拨款、省教育厅拨款、学校配套经费及校外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捐赠等类别组成,所有项目经费的使用应接受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领导小组监控。
      第十一条 项目资助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各管理环节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管理费用,按每个项目设立专项经费卡,由项目负责人在导师指导下自主使用。
      第十二条 校外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捐赠经费,由捐赠单位或个人直接划拨至学校财务处账号,并注明项目名称。学校财务处按财务管理规定将捐赠经费划拨到相应项目专项经费卡,学校对捐赠单位或个人出具由省财政厅统一监制的捐赠发票。
                                                                                                   第五章  其  它
      第十三条 立项项目的成果鉴定参照《苏州大学科技成果鉴定暂行条例》执行。项目研究成果所有权归苏州大学,项目参与人和资助单位或个人享有署名权。
      第十四条 项目知识产权申报为学校或学校与资助者共同参与,涉及知识产权转化的由学校与资助者共同洽谈并形成协议后实施。
      第十五条 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实施时间一般为1-2年,学校于每年度3-4月份组织新项目的选题、申报与评审工作,5-6月份组织完成项目的验收结题工作,9-10月份组织在研项目的检查工作。
      第十六条 本章程未尽事宜,在实施过程中可参照学校已有实施办法与管理规定,如与本章程冲突,以本章程内容为准。
      第十七条 本章程自印发之日起执行,由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发布时间:2018-09-14 16:29
最新修改:2018-09-14 16:29

打印本页